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输出的不断推进,代表着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产品也必然崛起。而茶叶这种传统的、具有精神内涵的载体将越来越被国内外消费者所接受。
星巴克、百事进军茶饮市场
2017年,美国康普茶和其他发酵饮料的零售额增长高达37.4%。星巴克通过其有机果汁Evolution Fresh品牌进军高速增长的发酵茶饮料,宣布推出自己的康普茶系列(kombucha-juice),名为Evolution Fresh Organic Kombucha。玻璃瓶装康普茶最初将在波士顿,芝加哥,洛杉矶,旧金山,圣地亚哥,西雅图和纽约市首次推出,预计明年春天将在美国各地发布。
图片来源:Eater、每日食品网
星巴克将冷榨果蔬汁与发酵茶饮魅力混搭,推出六种口味:生姜柠檬蜜脆苹果,芒果菠萝,生姜茶绿,香辣果绿,粉红葡萄柚和姜黄菠萝椰子,15.2盎司/一瓶,有机,非转基因,无麸质。
图片来源:搜狐新闻
百事KeVita现在最大的增长机会之一是新推出的Master Brew康普茶系列产品(用活性菌和酵母的混合物来发酵的茶,用来提供泡沫和轻微醋味的二氧化碳、酒精和醋酸均来自发酵过程)。
KeVita Master Brew康普茶每瓶含有活性益生菌、活性培养物、有机酸、有机咖啡因,每8盎司只含35卡路里。也是市场上唯一经过验证的不含酒精的康普茶。该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Safeway和部分Whole Foods商店里出售。
全球茶饮市场
据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,2017年全球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,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消费量为577万吨,到2020年消费量将超600万吨。其中,中国、印度两国的茶叶产量位居世界前位。预计到2022年,我国茶叶产量将达到334万吨,内销量将达到288万吨,出口量将达到84.94万吨,成为世界上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。
在美国的茶饮市场中,年轻人对茶饮接受度很高,30 岁以下人群喝茶与喝咖啡的比例相等,27% 的年轻人表示只喝茶不喝咖啡。根据美国茶协会的数据显示,在过去的 20 年时间里,美国茶叶市场的规模增长了四倍以上。
加拿大 2020 年的茶叶消费预期会比如今增加 40%,健康意识则是这一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。澳大利亚最大茶叶连锁店T2如今在澳洲及海外拥有超过60家连锁店,每个月销售的茶叶可以大约泡900万杯茶。
小米跨界茶饮?
国内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茶品类如网红喜茶、贡茶做得风生水起,冲泡茶领域也终于耐不住沉闷。最先动手的是小米的雷军。
图片来源:中国时尚品牌网
2015年初,雷军就领衔顺为资本在醉品商城(一家茶类垂直电商平台)砸下千万美金的A轮资本领投。今年7月,旗下主打消费升级、定位高端的品质电商平台“米家有品”低调上线第一款茶产品“平仄五味茗茶”,这也是小米第一次直接推出茶产品,初试大获成功,至此,小米布局袋泡茶市场的野心越发清晰起来。
在满足随时泡茶、随心喝茶的需求外,米家有品的平仄茶意欲赋予其更多附加值,在以“高性价比”、“黑科技”等理念席卷科技圈之后,在冲泡茶市场又掀起了一次升级玩法。
与国内外知名设计师、艺术家合作,创造简约时尚的茶品包装,打造年轻人的茶品牌,让茶不再古色古香。上线的6款平仄袋泡茶分别为朗姆果酒花果茶、路易博士茶、玫瑰红茶、皇家伯爵红茶、茉莉龙珠、桂花乌龙茶六款袋泡茶,时尚的拼配形式结合德国严苛的加工工艺。
健康消费新趋势
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更健康的食品。顺应这种消费趋势,为他们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饮料,如功能饮料、特定的发酵食品和产品,将成为未来保健食品、天然及有机食品和饮料行业新的趋势。
为了满足健康天然有机食品和饮料领域广大生产企业、加工企业、贸易商、相关加工设备商的交流合作,开拓广阔的国内外食品市场,国药励展将于今年12月4-6日,在广州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首届“广州(国际)天然食品和饮料博览会”,实现健康营养与健康食品的有机融合。
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有机食品,健康食品,有机食品,功能性食品,绿色食品,天然产品,健康饮料,功能型饮料,运动饮料等供应商参展,集体展示世界最先进的产品。
前瞻性论坛的专业汇聚
为行业专业买家定制的三天精彩的商贸交流论坛,业内行业领袖及专家将于现场分享健康食品行业热点,最新市场资讯及趋势,提供彼此学习、交流及联系的良好机会。
互动体验的世界之旅
展会深入了解众多国家和地区食品市场发展趋势,协助指定市场战略,增加市场份额。知名国际品牌也将强势入驻展会,其中包括美国、日本,加拿大,德国,韩国、新西兰、印度、芬兰、瑞士、法国、台湾等国际及地区。
聚焦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
共享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(NHNE)相关食品专业买家资源,重点邀约全国各地健康食品/饮料经销商、代理商、直销店、连锁大药房、连锁商超等高端渠道组团现场采购。
依托地域优势突破产业创新发展
广东饮食文化深入人心,并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,符合健康食品/饮料的市场发展需求,为广大厂商进驻华南地区,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。